
梁山古邑,錦繡西南;
人杰地靈,源遠流長。
梁平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,
堅持用勤勞和智慧,
創造了千姿百態的民間藝術。
梁平年畫、梁平竹簾、梁山燈戲并稱“梁平三絕”,
曾被譽為川東奇葩。
梁平石窟藝術、石雕木雕、碑文石刻、梁山川劇……
更是百花齊放,眾美紛呈。
戰國末年,
梁平東山菩薩頂上,
莊子靜心讀書,孜孜寫作《南華經》。
明朝時期,
崛起真儒來知德,
以“一生堅持做好一件事”的治學精神,
二十九年如一日研易,
寫出千古名著《周易集注》。
明末清初,
破山海明禪師創建梁平雙桂堂,
舍已為人,弘法利生。
知德小學,
立足地域文明,
從梁平延續千年的“知·德”文化生發開來,
執著辦“最自然、最鄉土、最快樂、最智慧”的學校,
讓知德小學人時刻置身于文化的磁場,
根深泥土,花開世界……
所謂“知·德”,
一是求知立德的精神;
二是才智與德行的成長追求。
在知德小學里的每一個人,
追求真知,富有旺盛的求知欲;
有敢于實踐、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;
有理想,放眼長遠,在未來能創造獨特價值,服務文明社會。
不斷加強道德修養,知社會公德、明是非榮辱;
知職業道德、明職業操守;
知家庭美德、明孝悌勤儉;
知個人品德、明善惡美丑,努力進行人格提升。
是需要持之以恒、經年累月地堅持做好的一件事。


“堅持”是一種柔繩鋸木、滴水穿石的“持久力”。
《書》誡云:“惟日孜孜,無敢逸豫。”
堅持做好每一件有意義的事,
是成功的源泉。
每一個人,要想獲得成功,
從平凡走向卓越,
就必須擁有對目標堅持不懈的恒心和強大的意志力。
然而,
這種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是與生俱來的,
它需要在日積月累的堅持中慢慢磨練而成。
求知立德
“求知”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,
引導學生主動學習、合作學習、探究學習。
培根說:“知識是一種快樂,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。”
當然,求知也有技巧。
清代散文家劉開《孟涂文集》說:“君子之學必好問,問與學,相輔而行者也。非學,無以致疑;非問,無以廣識。”‘
“立德”乃樹人之根本,德以明辨善惡及其真偽,
德以明理,德以服眾。
宋代史學家司馬光說“正心以為本,修身以為基”。
立德,入心為要,切實增強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、實效性和親和力、感染力,為孩子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,才能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入腦入心。
勤恒至善
勤奮努力工作,持之以恒,
力爭在各個方面都達到最高境界的完美。
《荀子·勸學》言:“騏驥一躍,不能十步;
駑馬十駕,功在不舍。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”
做事有勤恒,是一種品格修養;
為學有勤恒,是一種求學境界。
勤恒不是張揚,是低調為人,以自我涵養的提升為榮;
不是止步不前,而是踏實做事,專注于事業或學業。
它能將平凡化為不凡,將簡單做到完美。
“勤恒教育”即培養學生不斷拓展知識廣度,挖掘知識深度,提升品格素養,在日積月累,勤勉不懈之中體會進步的內涵,展現自己的潛能與特長,努力做一個自強的人,一個自信的人,一個有恒心的人。

根之茂者其實遂,
膏之沃者其光曄。
辦巴渝“四最”高品質特色小學,
讓知德小學人,
將心靈往“愛、善、智”轉向,
心如止水地守候,
培育“種子”吐出“自信”的花蕾;
滴落“人文素養”的芬芳,
等待教育綻放出“燦爛”的花朵,
并讓這份美去裝點大千世界。

上朗教育集團文化建設初
標志圍繞“朗月逐夢,童心同樂”的辦園理念進行創意,構成元素2020-06-28
重慶第二師范學院——學
重慶第二師范學院——學前教育學院,一群懷揣童真的大孩子,2020-06-28
四川南充市孔邇街小學文
《論語》曰: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 《禮記中2020-07-13
重慶市梁平區知德小學文
梁山古邑,錦繡西南; 人杰地靈,源遠流長。 梁平人民在漫長2020-07-13